三国云飞扬_第四节 风翔万里(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节 风翔万里(下) (第1/3页)

    建安元年(公元195年)十月二十八日,夜,安邑

    听了我暗自皱眉,没想到河东常备军这么多,不禁问道:

    “你给他们都布置了屯田事宜了嘛?”

    “除了安邑集中的兵马外都安排了,将军,根据屯田都尉杨芳的报告,河东各地军屯区的冬麦基本种上了。绛邑军屯区今年的收成还算不错,冀亭的马牛羊也增殖不少,可以提供三千匹优质战马”

    “哦,那就好,河东此次伤亡百姓实在太多,特别是青壮年劳力损失极大,如果不军屯,老百姓根本负担不起。不过既然冬麦已经种下地,告诉春荣和宋郡尉,派出人员严加督促各地驻军加紧训练,不得懈怠。

    各县县尉也利用农闲时机认真组织壮丁习武。这些早都有规定,一定要认真贯彻才行,此次作战中就反应出了各县壮丁训练水平参差不齐,象盐邑的壮丁,因为明远、公理还有老景一直常抓不懈,战斗力就很强,此次补充的我看很多都是盐邑壮丁,有些县就不行。这个我已经奖罚了,不再多说,不过为了防止此类事情再次发生,一定要严加督促,执行不力的县尉一定要处置几个。伯儒,军械装备生产情况如何了?”

    听了庄灿的话,我稍微感到满意,韩遂个家伙,和我打了这么一大仗,你来我往干了五个多月,战场遍布河东的一半地域。把双方的实力都消耗的差不多。我的步骑主力部队牺牲接近一半,韩遂、马腾的部队先后丧失在河东的也超过了两万。如果没有一段时间,大家都难得恢复。当然最倒霉的是老百姓,涑水、汾水流域死于战争的百姓以及各地壮丁们总计超过三万五千人,伤残的不计其数,还有几千名妇女被强jianian。赶走韩遂是以河东百姓的巨大伤亡和损失为代价的。虽然过去了很长时间,但一想起来都让人感到很沉重。

    平静了一会,我抬头问主簿卫觊。主簿和功曹、督邮是太守府最重要的三个属官,卫觊的职务就相当于后世的秘书长,河东军政的情况都汇总到他这里,所以对于各方面情况的掌握,他比我还清楚。

    “嗯,根据金曹从事贾洪(字叔业,京兆新丰人也。好学有才,而特精於春秋左传。鲍出故人,一直在桥良麾下管理粮草,后来又进入右扶风府,为掾属,任计吏。)上报的文书,安邑、绛邑两个作坊(绛邑作坊的生铁是由绛山的铁矿提供,安邑的是由盐邑南部中条山的铁矿提供。)的工匠分为三班,连夜加班,下半年截至现在一共生产了重骑兵铁甲胄一千套,轻骑兵铁兜鍪皮甲九百套,步兵铁甲胄八百套。腰刀两千一百把,长矛四千杆,彭排五百面,圆盾两千面,蹶张弩三百张,步弓八百张,骑弓四百张,弩矢十二万杆,箭矢三十万杆。德容和徐陵他们在蒲坂船坞又重新造船,这一个多月加班造成了两艘飞蚰船。目前情况就是这样。”

    “嗯!”我听了我仔细计算,因为战乱,安邑、绛邑的工匠作坊的产量大大的受影响,都好半年了的才生产这么一点,下一步要开战,必须加大生产量才行,特别是消耗较大的弩矢和箭矢。

    “实在太少,特别是箭矢、弩矢,这么一点那里够用,就是加上原来的装备和战场收集也不能满足未来的作战需要。伯儒,你告诉叔业,让他在河东各地立即征集一些工匠,加班加点,一定要加快生产,为此不惜重赏。

    时不我待,各地的驻防部队先不管,明年开春之前,现在集中在安邑附近的主力部队,必须都要装备铁甲铁胄,弩矢要至少再生产五十万杆,箭矢至少一百万杆,否则根本不够满足下一步作战使用。”

    (注:古代军队作战,弩矢、箭矢消耗极大,一支一万人的大军,如果里面有三千弓弩士,激烈战斗,一天消耗十万枝箭矢很容易的。在撒拉丁与十字军进行的哈丁之战中,撒拉丁专门派出了几百匹骆驼,川流不息地给轻骑兵们运送箭矢。而李陵五千荆楚健儿与匈奴缠斗,转战上千里,携带的两百万箭矢都射光了还不够用。

    另外,一点小小的历史知识。许多小说上经常会提到“铁胎弓”,其实所谓铁胎弓还是木头、筋、角制作的,之所以叫做铁胎弓乃是形容其弓力强劲的,铁胎弓实际上是指得强弓。真的用铁为胎制作弓,汽车底下的弹簧板大家都看到了,我估计项羽也拉不开。而且古代也没有水平制造出这种柔韧度极佳的钢材。)

    “是,我回头派人给他说。”

    “那粮草呢?”

    “嗯,根据少府桥良的报告,我们连续三年储存的粮食大多在此次作战中消耗光了。安邑仓的七十万石粮食只剩下了五万石,绛邑仓六十万石粮食只剩下十二万。加上今年征收的秋粮三十万,总计四十七万石。如果除去各地驻军的消耗和年终文武官员的俸禄,恐怕到来年开春,粮仓存粮不过二十万。”

    听了卫觊的话,我们几个都大皱其眉。此次河东全体动员,不仅十几万男女天天人吃马嚼的消耗,而且正值秋收,田里的庄稼都没有能及时收回来,糟蹋了不少。基本上我们几年辛辛苦苦,心血全部白费了。还好战事终于结束了,否则不说能不能打的赢、赶走他们,光是粮食就成问题。

    “哎,子颜,我上次听子英报告说,竟然有人伪造我军的腰牌,此事非同小可,你们追查情况如何?”

    听了卫觊的话,我略一沉吟,抬眼看见了庄灿腰间的印囊,突然想起前些天李奇报告说有人佩戴我军腰牌在匈奴部众中流动,抓了几个审问后,竟然是袁绍的间谍。此事关系军中安全,十分重大,所以就问负责监督各军的中护军庄灿,这个事情上次就是他负责追查的。

    “哦,我和子茂、伟长一起仔细追查了,是袁绍的谍探伪造的,里面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