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四章 监军使 (第1/2页)
舒王大声说道:“这怎么可能?陛下登基以后,几乎第一时间就为太后上尊号,同时将太后娘家的亲人们尽数封官,接着又任命本王的皇叔----睦王李述作为奉迎使,同时还将本王的几位舅舅升为判官,派他们分头带人到诸道州郡去访查太后下落。这期间曾有好几个人为了荣华富贵冒充太后入宫,被查证为假冒者之后父皇不仅赦免了他们的欺君之罪,还赏赐她们一部分钱帛,将这些人送回民间,其目的就是为了让天下人都知道,父皇为了寻找太后即使被骗也心甘情愿,用行动来鼓励天下人向朝廷提供线索。” “正如殿下所说,陛下登基之初这么做,立即便让全天下的人都知道陛下是一个仁孝的皇帝,并因此博得了满朝文武百官和天下人的人心,为陛下登基之初顺利掌控朝局、坐稳江山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当初就有官员私下里说出了大不敬的话,认为陛下这么做有邀买人心之嫌。他们的理由就是当陛下的龙椅稳固了以后,陛下虽然还在继续派人寻找太后,但是力度和热情却大大降低了。” 舒王虽然不赞同罗令则的观点,但是却无法不承认他说的是事实,最后只得说道:“无论别人怎么揣测父皇,但本王依然坚信父皇,他内心深处绝对非常渴望找到太后。” 自古道“疏不间亲”,罗令则当然知道这个道理,他并没有和舒王继续聊这个话题,转而说到:“太后在兴庆宫调理期间,殿下有时间最好经常过去看看她老人家,这么做一来能让太后逐渐对殿下产生信任和好感;二来也可以让陛下觉得殿下仁孝,这两点对殿下以后和太子争夺储君之位都能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说到这,他话锋又转到了自己身上,“在下也要回东宫了,自泾源兵变以后,在下离开太子身边太久了,如果再不尽快回到东宫,一旦太子问起在下这大半年的行踪,恐怕很难自圆其说,所以在下决定今天就回到东宫。” “先生所言甚是,本王也不能强留先生了,东宫那边有什么动向,还请先生通知本王。为了方便传递消息,本王让手下人在西市开了一个‘菩提缘’佛具店,专门售卖一些经书、香烛、佛龛雕像之类的物品,先生有事可以找那的掌柜赵文良,他会第一时间通知本王。” ……. 东宫。 太子李诵、世子李淳和王叔文三人在太子的书房整整聊了一个下午,也没分析出德宗见到魂牵梦萦多年的太后,为什么会显得如此冷淡。 最后,王叔文说道:“无论陛下内心怎么想,太子殿下都要像对待陛下一样对待太后,这样至少能让陛下觉得太子殿下仁孝。” 就在这个时候,小太监在书房外禀告道:“太子殿下,药师罗令则回来了。” 三个人听了都大吃一惊,因为世子李淳从李泌那里回来以后,已经将罗令则是舒王安插在东宫的眼线这个秘密告诉了太子和王叔文,尤其是李泌曾经推测只要太后一回到长安,罗令则不久即会现身。如今太后上午住进了兴庆宫,罗令则果然在傍晚就回到了东宫,竟然同李泌的推测分毫不差,三人此时已是心知肚明,舒王找到太后这件大功,十有八九是罗令则的代劳的,看来以后在东宫商议任何机密事情,都必须要严防这个罗令则。 李淳看了一眼自己的父亲,得到默许后说道:“快快有请!” 转瞬之间,罗令则就走进了太子李诵的书房,一头跪倒在地,嘴里说道:“小人给太子殿下请安。” 太子李诵和蔼地说道:“罗先生不必客气,快快平身。” 李淳假意走过来将罗令则搀起,说道:“罗药师这大半年去哪了?你不在父王身边可愁坏了本王,你可不知道,本王用你以前的方子给父王煎的药已经不管用了,那些太医们也是束手无策,如今你可算回来了,赶紧给父王诊诊脉、开个方子。” 罗令则赶紧说道:“泾源乱兵占据了长安,小人当时没逃出去,后来辗转逃出去以后,又因为乱兵阻道,小人无法西去奉天。后来听说太子随陛下又去了梁州,小人只好先到江南,迂回到西川,因离家多年,就顺便回老家看了看,直到在老家听到了李晟将军露布传捷的好消息以后,小人才收拾行囊赶回长安。”说完,走到太子身边开始给太子号脉。 李淳听了不动声色的看着罗令则诊脉。 一会,罗令则诊完脉说道:“太子殿下的身体无妨,之所以看起来不好,主要还是随陛下巡狩(逃亡)期间太过辛苦,身体有些虚弱,小人这就下去给太子殿下开方煎药。” 李淳说道:“那就有劳了,刚回来也不让你好好休息一下。”说到这,李淳有意无意的随口问了一句:“先生家里人还好吧?” 罗令则正要出门,停下身说道:“小人父母已经不在了,老家只剩下几个叔伯亲戚,他们说过的还好。” 看着罗令则走了出去,王叔文说道:“看来以后还真要防着此人了。” 太子李诵说道:“好了,都不说这些了,过几天就是世子的大婚,这件事可千万不能出什么纰漏!” ……. 德宗正在犯难,因为咸宁郡王浑瑊的眼病刚有所好转,他就主动请旨,愿意率一支人马去河中,与马燧一起联手剿灭李怀光。如果同意他去,合浑瑊和马燧二人之力,剿平李怀光的战事应该可以迅速结束,能为朝廷节约很多军饷和粮食。但是,这却并不符合德宗的心意,因为德宗并不想让李晟和浑瑊这样的功臣再立新功了。可如果不用浑瑊又不符合朝廷的利益,因为据兵部通报的消息,镇国军、邠宁军受阻于长春宫,马燧的河东军孤军深入,目前在河中绛州受阻。在派不派浑瑊出兵的问题上,德宗反复权衡利弊得失,有些犹豫不决。 这时,侍候在德宗身边的俱文珍低声说道:“陛下,老奴猜陛下一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