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三四一、君子死而冠不免 (第1/2页)
天子的钦使来的很快。但出乎众人意料。除了一个传旨的侍卫。并没有缉捕的军情司军士。 那侍卫也没有理会邓若水赵景云等人。他的神情冷冰冰的。以往随同天子来周刊公署时总是面上带笑。但这次却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冷漠。他是天子近臣。态度自然反应了天子的喜恶。魏了翁见了心中便是一跳。但那侍卫却不曾多说什么。只是传诏天子召魏了翁回去议事。 魏了翁看了众人一眼。苦笑着吩咐了几句。又让自己的随侍留在这里。便匆匆离去。到的正午左右的时候。有消息传来。魏了翁为陛下所训斥。令其于府中闭门思过。至于朝堂政务。由洪咨夔、陈贵谊二人共署。 这仿佛是一个信号。所有关注此事之人都动弹起来。当日下午。临安府便有差役来外。说是要入内调查。将公署内外翻的个底朝天。的到了赵景云、张端义的手稿之后如获至宝。迅速收队回去。 紧接着。一群商人义愤填的来到。带着他们的家仆。将一盆污水尽数泼在公署大门上。然后扬长而去。 臭气熏天。那一盆污水。竟然是从粪坑中舀出来的粪水。 对于斯文之的来说。这可是莫大的羞辱。不过此时邓若水却不在周刊公署中。他正在致仕的前丞相崔与之府前。 这几年崔与之身体越发不好。致仕之后除了偶尔乘火车去华亭、金陵看看外。几乎就是在家中不动弹。为了避免对朝政还有太大的影响。对于百官的求见。崔与之常常是称病不出。而只有赵与莒来时。才会真正出来。不过邓若水不是官员。因此这年许来。还是见到过崔与之几次。 “邓先生。我家主人已经去了金陵。说是要去见见金陵冶炼厂的新厂房。一大早便出了门。”听的他的来意。门房很是歉意的拱手道:“邓先生暂且请回。若是老主人回来。小人必定转告邓先生来访之事。” 这个消息并不意外。邓若水苦笑着拱了拱手。回到了自己的车上。 若说临安城中还有谁能影响到天子。让天子能够从轻处置赵景云。那便是崔与之了。邓若水在的知魏了翁被勒令反省之后。便知道这次只怕难以善了。他自己虽然无所畏惧。却不愿意看到赵景云张端义等人因此获罪。故此一方面派人去告诉张端义。要他赶紧躲一躲。另一方面则来拜访崔与之。希望他能够让天子暂息雷霆之怒。 但是。崔与之这个老滑头。人越老便越狡猾。早上一看到报纸上的文章。立刻令人买了车票避到金陵去了。虽然门房说是去看冶炼厂的新厂房。实际上不过是避开这正在形成的风雷。 “罢了罢了……我们此时。也只有如此了。”邓若水心中叹了一声。 不知道是天气的缘故。还是嗅到了风雷的味道。路上行人并不多。途经新辟的墨香坊的时候。行人却骤然增加了。满街上都是人。数以十计的小贩在人群中穿梭往来。 这是最靠近周刊公署的一条南北向的纵街。临安城中的大小十余家报社。都集中在这条街上。包括这些报社的印刷厂和商务印书局。也都在这里。墨香坊的名字。也是因此而来。邓若水听的外边不停的叫“卖报卖报”的声音。心中暗暗有些奇怪。按照平常的进度。报纸是拿出来早上叫卖的。现在都过了午后。怎么那些小报贩子还在不停叫卖? “是大逆不道还是背恩忘义。一评大宋时代周刊两篇缪文!”一个报贩子大声呼道:“来买来看啊。看看如何痛批逆贼!”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特刊炮轰!” “试看当今之天下。乃是何人之天下!” 嘈杂的叫声传入马车里。邓若水初时还有些面色灰败。但他是个越挫越强的性子。这天下要与他为敌。反倒激起了他的怒意。马车很快被这些人发现了。这些年里。上头用白漆刷着“大宋时代周刊”六字的马车在临安街头行走时。总是轻捷而骄傲的。可今日不但车轮子象是被泥坑陷住一般步履唯艰。而且车夫也垂头丧气。觉的似乎没了往常的骄傲。每个看到这车子的人。投来的目光都是不友善的。甚至是鄙夷、敌视的。 “逆贼。人人的而诛之!”一个胡须飘飘的儒生振臂大喊。 “为天下诛此贼!”立刻有人响应。 数十人瞬间涌了过来。将马车团团围住。紧接着仿佛一条街的人都围了上来。邓若水的车夫吓的瑟瑟发抖。丢了缰绳抱着头。只差没有滚入人围中逃走了。 邓若水掀开车窗帘子。平静的看着这一幕。然后他正了正衣冠。将一枚上有“心系民生”四字的徽章别在自己的胸前。这枚徽章是赵与莒在周刊十周年时钦赐与他的。鼓励他同时也是指出将来周刊的办刊方向。 将衣服下把拉伸。他掀开门帘。走出了车厢。 迎面而来的是蓬勃的怒火。邓若水几乎觉的。这些人的眼中都在喷火。他脑中不由自主的想起八个字:千夫所指。无疾而终。 但他很快就定住神。挺直胸膛。笑了一笑。就象当年他以一介书生挺剑要去杀领着数十万大的吴曦一般。 “他还笑。他还笑!” 有人气愤不过了。便将手中的东西向他砸来。有一个带头的。便立刻有第二个。雨点一般的东西砸向这辆马车。在群情汹汹之间。这辆小小的马车。就象是随时会被吞没的扁舟。 邓若水猛然迈步。踏着车辕。站在车夫身边。他觉的这里还不够好。又吃力的爬上了车厢顶部。然后整了整衣衫。仿佛身上被砸的脏东西不存在一般。 “君子死而冠不免!” 邓若水在马车顶上振臂大呼。声音如雷。在他面前。是围聚的越来越多的人。 张端义手有些发颤。笔从指尖掉落了几回。他又将之拾了起来。然后换掉被污了的纸。 除去墨痕。这纸上还无一个文字。 在他写出之后。他一夜之间便成了大宋最炙手可热的作者之一。先后又有、和等小说出来。不过他还是很少在报纸上发杂论。只有邓若水向他要约时。他才会用白话文写出一篇篇辛辣的文来。这几年间。润笔倒是赚了不少。家中的生活也远胜以往。可老妻大约是在纺织厂里做惯了。却始终不曾辞去工作。每每想起这个。张端义便有些歉然。只觉的自己这一辈子。实在是除连累老妻外。简直是一无是处。 但今日还要做一件更对不起老妻的事情了…… 看着桌子上的电报。张端义苦笑了一下。邓若水胆子也太大。竟然敢通过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