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人生_第四四三、四四四章 至尊皇权的象征和万人追捧的臭脚(一、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四三、四四四章 至尊皇权的象征和万人追捧的臭脚(一、二) (第3/4页)

是紫檀木材质,靠近中间通道处的那几只最好,用的都是极品金丝楠木的料子。上边镶嵌着各种的珠宝玉石,逐行有y刻纹饰嵌如金丝装饰,顶子上都是清一sè的金镶玉螭龙钮,端得是华贵之极,这里边的东西之尊贵也就可想而知了。

    张辰心下甚至在想,清一sè九只同样的箱子,该不会是鬼子六私下里预备的玉玺吧,不过这数字上却有些说不过去。还真就不好说了。

    有了刚才九龙影壁的前车之鉴。张辰事先将这四十六只盒子的前前后后上上下下都检查了一遍,发现完全没有任何机关相连之后,这才要准备打开盒子清点。为了能够在安全的情况下保证有足够的惊喜,张辰刚才并没有观察盒子之内的情况,而是在每打开一只盒子之前才释放出意念力进行检查。

    最好的自然是要放在最后面,一只只打开来看过去。张辰还真觉得自己的猜测很可能是对的。从左到右打开了近三十只盒子,这些盒子里居然都是各朝各代的玉玺。从两汉到两晋,自隋唐至宋元。几乎就是每一个朝代的玉玺都见到了。

    那么剩下的这些盒子里,是不是会有鬼子六私制的皇帝玉玺呢,根据前面这些盒子的情况来看,结果几乎已经可以肯定。

    在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前,人们都是以方寸大小的金银玉石为印,等到秦始皇称帝后,独称为玺,专门规定必须要使用玉石为材质。秦始皇又规定了天子玉玺的制度:天子需要有六枚玉玺,分别称呼为天子行玺,天子之玺,天子信玺,皇帝行玺,皇帝之玺,皇帝信玺。而那枚传说中被历代皇帝们争相追逐的传国玉玺,却是不在这六枚之内。

    皇帝们处于对玉玺的喜爱和崇拜,在得不到传国玉玺之后,就开始越来越多的制作玉玺,以弥补没有传国玉玺的尴尬。到了清朝的皇帝手里,玉玺的数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一共只做了二十五枚玉玺。清高宗乾隆在传位给他儿子嘉庆之后,仍然掌控着整个朝廷,但凡是三品以上的堂上官任免,都要经过他的批准,诏书上盖的则是他自己的另一方印信太上皇帝之宝,这样算下来,清朝的玉玺就一共是二十六枚了。

    这里一共有九只最好的盒子,里边装着的兴许就是鬼子六自己制的玉玺,数量上要比正牌皇帝少了许多,但他这毕竟是临时搭建的草台班子,最终得手之后那些玉玺也是要归他的,少一点倒也无所谓了。再者说,能够被选中刻制玉玺的料子,必定得是最最jg美的极品玉石,大小还要合适,这里边的难度可是不小,毕竟没有所谓的正统传承,少一点倒也很正常。

    在最后的那九只盒子前,张辰把其它的几只盒子都打开了,剩下的四只盒子里全都是明代的玉玺。从年份上来看,距离清代时越来越近了,真不知道鬼子六自己制的玉玺和真正的那些清代玉玺是否相同呢。

    张辰缓缓地打开第一只金丝楠木镶嵌宝石的盒子,在此之前他已经用意念力观察过了,这里边并不是什么私制的清朝玉玺,而是一只南北朝时候的玉玺。

    这枚玉玺没有和其它的前朝玉玺放在一起,反而是用最华丽的宝函装起来,放在最前边的九只盒子里。这么摆放的原因就是,这枚玉玺是一枚传国玉玺。

    看到这枚玉玺的第一时间,宁琳琅简直是快要惊呆了。关于传国玉玺的传说相当丰富,历史上的记载不论正史或者野史,都说的天花乱坠神乎其神。什么木星之jg,坠于荆山,化为一块稀世的美玉,置于暗处。自然有光,能御尘埃避邪气;若置于座间,冬暖夏凉。百步之内,蚊虫不进,还有说秦始皇过洞庭湖风浪骤起,龙舟将倾。秦始皇把传国玉玺抛入湖中,以镇风浪。八年又后有人找到传国玉玺奉上的。

    而这些不过都是传说而已,如果真的是这么神奇的话,为什么不保它主人的天下万世永存呢,秦始皇耗尽一生的心血的来的天下统一可没有在多少年啊。

    也正是因为关于传国玉玺的传说太多。以至于传到千年后的时代,传国玉玺到底是什么样子都没人能确定了。甚至连一些君王都不知道自己手里的传国玺到底是真是假,也有的君王收到过好几枚传国玉玺但最后都被认定是赝品假货这样的故事。

    宁琳琅对于真正的传国玉玺也没有一个准确的认识,所了解的也只是从各种古籍和传说中得到的信息,把这些信息集中起来整理过后,一样是无法得到一个准确的答案。

    现在看到眼前就有一枚传国玉玺,虽然自己很可能也无法断定真伪,但是这毕竟是传说中的物件。以前见过的宝贝使不少。但却是第一次见到这玩意儿,不论真假,都足够惊讶一下了。

    何况这还是鬼子六手里的东西,前面的那么多极品物件已经让宁琳琅对这个打字亲王有了些佩服,现在看到传国玉玺认为有可能是真的,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张辰已经知道这枚传国玉玺只不过是南北朝时候伪造的。心中也就没什么感慨的意思,但宁琳琅却是不一样。一个大步迈过去,双手小心翼翼地捧起那枚玉玺。仔细地端详着,想要看看这传国玉玺到底是怎么个情况,或者说到底是不是真的。

    要说传国玉玺神秘,那还是真够神秘的。自从秦亡之后,两千多年来没几个人见过它的真面目,史料和传说中的信息又不足以全信,而这东西又是全天下仅此一件的宝贝,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比对的标准器,想要断定真假的确是够困难的。

    可即便是再难,也难不过有心人。但从玉石这一项上说,就可以找到很多的突破口。秦朝时候的玉石和后世朝代的玉石总会有所不同,特别是在打磨和老化等方面,很容易就能拿看出端倪。如果有更加jg研玉器这一项的,还能够从玉器的纹路,雕刻的刀口和下刀手法走势,以及雕刻工具将对玉石的了解等多个方面来进行鉴定。

    宁琳琅虽然不是最顶级的高手,但也毕竟是世家出身,名门高徒,同门中还出了李天平这么一个玩玉的顶级高手,跟着张辰在玉石上也经历了不少的世面,在鉴别玉器方面还是很过得去的。

    最初的兴奋过去之后,仔细一观察就发现,收了礼的这枚传国玉玺并不是那么完全符合秦时的特点,多多少少还是留下了一丝模仿的痕迹。

    放下这枚玉玺,摇了摇头,对张辰道:师兄,这并不是真正的传国玉玺,虽然我还看不出具体的年代来,但是却可以肯定,这绝对是后世仿制的。

    张辰笑呵呵地把盒子盖上,走向下一只盒子,边走边道:嗯,这的确不是真正的传国玉玺,从刀工打磨和玉料的老化程度来看,应该是南北朝时期的。不过也真的是很逼真,尤其是在玉玺角上的那块金子,那镶嵌工艺可一说是完美无缺了,单就这手镶嵌的功夫,也称得上是一件宝贝了。不过也正是因为这镶嵌的手法,完全暴露了它的年代,有时候做到极致的好也并不是最正确的。7615

    接着,张辰连续打开了三只盒子,里边都是传国玉玺,但却没有一枚是真的,年代上最接近真传国玉玺的,也就是一枚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