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 岳麓攻书解迷津,华山求宝攀绝壁 (第3/5页)
一张国字脸,年约二十七八,看上去为人豪爽。殷东平身材单薄,略显沉稳,似乎受过挫折。 一日教授讲解对联,出了一个题目,上联是“日月为明,明人不做暗事”,要求大家每人想一个下联。 身材魁梧的罗开山抢先站了起来,朗声笑道:“一人乃大,大才岂能小用。” 教授点头认可:“此联气势不凡。”旋即目光瞄向殷东平。 殷东平缓缓起身低声道:“人言难信,信口必起疑心。” 教授也点点头:“说的也是实话。”然后叫:“李昊,你说呢?” 叶昊天上课时经常一言不发,此次忽然被叫到名字,一时没反应过来。眼看过了半晌还没人回话,大家的目光都瞄向自己,这才想起自己便是李昊。 教授打趣道:“是不是白日做梦,想着家里的娘子啊?”众人哄堂大笑。 叶昊天急忙站起身来,挠了挠头皮,回答:“古木虽枯,枯枝可发新芽。” 教授鼓掌赞许:“此联意境高雅,甚佳!” 众人也纷纷点头:“好啊!果然不错!” 答完之后,叶昊天还在呆呆地站着,心里已泛起重重波澜。 这一刻他想到了很多,想到了苏府大劫:“苏家就像已经枯萎的百年老树,独独留下自己一根新枝!饱经风霜之后,自己这根侥幸逃生的树枝还能够发出新芽吗?勃勃生机发之于内,假如没有一颗充满生机的心,无法沐浴和煦的春风,即使发出了新芽,能够茁壮成长吗?” 从这一刻起,他决定从无尽的悲痛中走出来,敞开心扉直面人生,寻找属于自己的欢乐。 授课结束,罗开山走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问道:“兄弟,你才华横溢,不知为何平日发言甚少?” 叶昊天展颜一笑,朗声道:“诸位仁兄才高八斗,小弟哪敢开口?” 罗开山惊异地看着他非常难得的笑容,赞道:“好!希望兄弟每天都这么开朗!” 叶昊天毅然点头,上前一步紧紧地抓住了对方的手。 此后他跟学生们加强了来往,跟罗开山、殷东平更成了好兄弟。 阳春三月,和风煦暖,百花盛开,万紫千红。 距离岳麓书院不远的“爱枫亭”内,或坐或立着三位年轻人。 身材魁梧的罗开山端端正正地坐着,低头看着地上的一片绿草,笑道:“如此美景,岂可无诗?我提议每人接一句咏春诗,要求句中必须有一个春字,而且要说明出处。若是接不上来,罚他代作文章,如何?” 身材消瘦,神态肃然的殷东平立于亭心,答道:“只要李兄弟没有意见,在下愿意奉陪。” 叶昊天神态安详地斜倚凉亭边,一面望着近在咫尺的岳麓山,一面神照丹田,微笑道:“罗兄请开个头。” 罗开山眯起眼睛说道:“‘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我这句出自乐府古辞《盂珠》。” 殷东平智珠在握,迅速接道:“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出自谢灵运的《入彭蠡湖口》。” 叶昊天想了想道:“我向殷兄学习,也来句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诗名《登池上楼》。” “好,‘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出自谢眺的《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倍还人。’唐朝杜审言。” “我继续向尹兄学习,同样是杜审言的!“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三人各展才华,互不相让,速度越来越快,一句接一句,直如爆豆一般。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 “飞雪伴春还,善庭晓自闲。” “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 时间过去大半个时辰,三人的斗诗还没有结束。 此时又该叶昊天接续了。他坐直了身子刚想说话,忽见一人从岳麓山巅凌空飘下,仿佛飞鸟一般从远处掠过,围着岳麓书院盘旋了一圈,转瞬不见了影子。 叶昊天的目光一直紧盯着那人飞逝的身影,虽是惊鸿一瞥,却也看清是个肥头大耳、满面凶光的和尚! “呀!那人竟能御风行空!”乍见绝顶高手,他的心里不由得一紧,将到了嘴边的诗句一下子全忘了。 罗开山一直凝神注视着不远处的一片草地,殷东平则站在凉亭正中,目光为屋檐所阻,因而都没有看见那人。 殷东平笑道:“李兄弟怕我们出丑,让我们呢!” 叶昊天勉强笑了笑:“两位兄长果然了得,小弟是不行了!‘书到用时方恨少’,看来我还是平日用功太少。” 罗开山安慰他道:“兄弟过谦了!你若明年应试,必然高中三甲!却不知中了进士之后,你想做什么?” 叶昊天心不在焉地道:“没想过,罗兄你呢?” “我?不瞒兄弟,我想投笔从戎,做个总兵、统领什么的。” 殷东平感到奇怪,问道:“罗兄一介书生,为何要投笔从戎?” 罗开山摇摇头道:“这是祖上的家训,我更改不得。尹兄弟你呢?” “不管做什么,只要能做点实事就行!这却是我们尹家的家训。”殷东平随口答道,不知何故,面色有些不自然。 叶昊天的心里一直在琢磨那肥头大耳的和尚:“那人是谁?看他满面凶光的模样,定然不是好人!他巡视岳麓书院做什么?难不成是来寻我的?” 回到书院,他变得更加谨慎了,将自己关在藏书室和宿舍内练功,生怕妖人找上门来。 好在书院内一直很平静,平静得就象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 时光如梭,转眼半年过去了。 这段时间里,他的功力有了很大进步,已经可以催动真气上泥丸、下重楼,不但任督二脉已通,奇经八脉也已经打通了四条。 他感觉身体有了明显的变化,以前跳起来只有三尺,现在轻轻一纵可达丈许。所以图书架最上层的经书他已经不用梯子就可以轻轻取下再稳稳放回去。力气也大有长进,有一次动作稍大竟然用手指把砚台捏的凹陷下去。所以他平时都小心翼翼,只有夜深人静的时候才稍微舒展一下筋骨,但也不敢放纵自己。 日子很单纯,然而却不枯燥。 《道藏总览》他已经参悟得差不多了,现在每天要做的就是思考藏宝图所描述的地方到底在哪里。他相信,外公精研六壬,学究天人,留下的东西绝不会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