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以路兴国 (第2/2页)
修筑官路,除了军事战略需要外,最重要的是为了经济建设。 投入大,将来的收益也不少,李书星打算把邮政系统经营起来,向社会开放,收取费用。另外,对过往货运收取一定的费用,直到收回成本,并赢利十年。 做皇帝的最大好处就是金口玉言,一言九鼎,一道圣旨下来无不迎合。同时,李书星把这一项工程作为各地官员的考核标准,为了升迁,官员们都是竭尽全力的办事,反正是朝廷拨钱,他们只是出出力,还可能从中捞点油水。 李书星走的是保定至郑州这一条线,这一路行来,遍地的农民都在田里忙着收割庄稼。灾后的第一季庄稼长势不太好,勉强可以填饱肚子,还好头三年免交赋税。 一行人走的是小路,前面有两条分支,一条直通郑州城,另一条通向中牟县城。他们不得不停下了,因为有一伙儿人在打斗,五六个汉子围攻一人。旁边躺着几个家丁模样的下人,看来凶多吉少,还有一辆装饰华丽的马车停在一旁。 看情形是拦路抢劫,格图几人急忙护在李书星身前,以免殃及鱼池,伤了自己的主子。李书星也是有功夫的,眼前的几个还难不倒他,而被围攻的年轻人身手不错,引起了他的极大兴趣。 只见他赤手空拳,穿梭游弋在刀光剑影中,游刃有余,一会儿空手夺白刃,一会儿横扫千军,对方根本就无可奈何。但是,人家手里有兵刃,想要突围出去,一时半会儿还没有办法。 李书星越看越有味道,小声问道:“格图,此人身手不错,能看出来历吗?”
格图也是出身名门,一身武学得自家传,古代显赫之家都圈养了很多高手护院,历代积攒下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逐渐形成自家独有的武学。 他也很欣赏这个年轻人,恭声答道:“少爷,好像是出身少林,一招一式都那么扎实有力,基础牢靠。他的手法像少林通臂拳,左右翻飞,上下沉浮,攻守有度,这个年纪能练到这个地步,实在难得。” 李书星现在也是武学大家,从小的喜欢舞刀弄枪,皇宫大内集天下名家武学,各门各派的精华他都见识过。因此,眼力也很独到,早就看出对方的来历和深浅,赞同道:“不错,正是少林通臂拳,看来这中原大地,卧虎藏龙,人才济济呀。” 格图知道主子又动了纳才之心,问道:“少爷又动心了?可是也要人家愿意才行呀,强扭的瓜不甜,可别……” 他差点说出皇上的丑事来,急忙杀口,其实也不算什么,只是求才太过急切。不久之前,从军中发现一个能文能武的人才,急忙收在身边调教,能随身侍奉皇帝,可不是小事,待遇就不用说了,身份的特殊性,给他的人生带来巨大变化。 大好的前程,优越的环境,使他迷失了方向,没过多久,各种恶习慢慢暴露出来,终于有一天事发败露,被革职拿问。李书星从中悟出一个道理,欲速则不达,在选才用才方面,必须慎之又慎,稍有不慎,就会后患无穷。 在这件事上,李书星犯了冒进的错误,经常自责,时刻提醒自己,今天差点被格图说出来,那可就很难堪了,还好这小子不糊涂,紧急刹车。 李书星感激格图的提醒,没有怪罪他的意思,说道:“确实爱惜他的一身武学,只是不知道文采如何,我可不想要一个莽撞武夫,还是看看再说。” 格图最佩服这位皇上的一点就是肯听取别人的意见,并以身作则,律己律人,公平公正,绝不偏私。而且善于总结错误,勇于改正自己,当然不会明确表达出来说自己错了,而是在以后的作为中,渐渐改正自己。当面自陈有错,会损坏皇帝的威严和统治,在封建社会,皇上是天子,一言一行都是真理,是不会错的。 他们这里品头论足的交谈着,现场的打斗已经接近尾声,劫匪见久攻不下,只好边战边退,最后合力猛攻了几招,迅速逃逸。还好年轻人手下有轻有重,并没有造成人员死亡,只有三个家丁被劫匪所杀,车内主人安然无恙。 年轻人稍微清理了一下,草草安葬了下人,驾起马车朝中牟县方向而去,临行前瞥了李书星他们一眼。 李书星招呼一声,带着手下紧跟而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