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一帝_【19】 大战前夕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9】 大战前夕 (第2/2页)

,极易打伏击,顿时心雄万丈,决定自己单干。江忠源自永安告病回家,将其统率的楚勇扩充至八百人,加上听其调唤的刘长佑军,约有千余兵力。

    果不其然,太平军万余人被他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将士溺死、烧死、轰死无数,激战间,太平军南王冯云山中了一炮,魂归天堂。战斗打了两昼夜,太平军中最精锐的部队数千人被歼,辎重粮草全部丧失。可惜的是,和春竟不派一兵一卒增援,致使东岸空无一人,太平军残部得以从容撤退,逃脱全军覆没的命运。

    蓑衣渡大战,江忠源以楚勇千人敌太平天国全国之兵,夺船三百艘,太平军军中精锐,来自广西最早的老兄弟,大部被杀。如果江忠源手里有更多的兵,或者和春肯从江忠源计,在东岸也设一伏兵,太平军将全军覆没。

    长沙战役,双方名将对决,清军指挥汇集向荣、和春、张国梁、骆秉章、江忠源,后来又加上了左宗棠、郭嵩焘,统兵三万余人,黄金组合,阵容空前。太平军一方的所有将领洪秀全、杨秀清和韦昌辉等人也都到齐,总兵力不下六万,历经九十天的对决,总算保住了长沙城。

    但是另一场大战,丢失了湖北重镇武昌城,再一次暴露出各个将帅以自我为中心,不注重团结和配合,相互推诿。但也有值得庆幸的一面,发现不少能征善战的官兵,只要能给他们一个舞台,就会创造出辉煌的战绩。

    李书星每天都在研究这些战役,圈定一些可用之人,也删掉那些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之辈。武昌失守后,太平军开始了全面整顿,清军也重新布置战略,双方暂时进入停战阶段。

    十二月十五日,武昌城的最新情报已经放到养心殿的桌案上,在李书星眼里,这是一份喜报,是长远计划的开始。

    太平军占领武昌城后,大肆征兵,开始向居民传播“拜上帝教”,软硬兼施、连劝带唬,半是动员半是威胁地把武昌的居民基本都编入了军队。

    为了最快地把武昌的居民从普通的市民变成士兵,太平天国继续推行男女分营的制度,把整个武昌变成一个大军营。拆散家庭,取消财产私有,把居民分男女编入军营,男人居男馆,女人居女馆,老人、孩子、残废编入牌尾馆,由士兵监管,过军营生活,每日由圣库拨给一份口粮,油一杯,米三合,夫妻不得见面,同时停止除诸王外一切嫁娶事宜。

    为筹措军饷,太平军以当地仇恨富人的贫民为向导,逮住富户就以刑讯逼迫,将其财产搜刮一空。对于普通平民,又推行进贡的政策,居民以金银,茶米,油盐,鸡鸭进贡,换取免除军役的执照,然而执照颁发的极少。

    为最大限度地集中财产,武昌城内废除商业贸易,商店货物没收,金银等物品也全部没收,房屋、床铺、被褥等统统由太平天国军方统一统筹调配。

    太平天国在武昌备战,一下子把军队扩充到五十多万,相比在永安的数千人,数量提高了数百倍。但武昌的诸多政策,却给当地百姓带来了不少的灾难,也极大地损伤了武昌等地百姓本来对太平军抱有的好感。尤其是拆散家庭,禁止夫妻同居、禁止婚姻的政策,不但是反传统的,甚至是反文化,反人性的,洪秀全的这个制度不但遭到了普通军民一致的反对,连太平军的高级将领也激烈的抗议。

    太平天国把武昌、汉口和汉阳三镇的百姓举家编入军队,给自己背上了沉重的后勤负担,等于把整个武昌搬空了。其实,许多居民根本就不愿意从军,也很难接受那些灭绝人性的制度,偷跑者不计其数。

    太平军在武昌确定了“专意金陵,据为根本”的战略决策,以庞大的水路两军,顺江而下,直取江宁城。制定这项战略的时候,太平天国上层发生了分歧,洪秀全欲取河南为都,杨秀清欲取江宁为都,双方意见相左,争论不休。后来因太平军在岳阳等地获得大量船队,组建庞大水师,取南京似比河南更易,杨秀清的意见才占了上风。

    李书星数日来,仔细研究分析这些情报,并在复制的《皇舆全览图》上勾勾画画,一个庞大的战略方案总算形成了。

    -------------------------------------------------------

    致歉:这两天电脑瘫痪,没能及时更新,请大家谅解,子俊在未来的一周努力补上,请大家多投推荐票,给予鼓励支持,谢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