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安庆首战 (第2/2页)
,望风而逃,很多小县城都是拱手让人。相反,太平军顺路又是“抢大户”又是扩军,队伍不断壮大,能战之兵将近二十多万, 向荣也被任命为钦差大臣,指挥尾追的部队一路追击,希望九江城的守兵能阻挡一二,合两方兵力夹击太平军。但是,负责江南防务的另一位大臣陆建灜,早就吓破了胆子,一路上丢盔卸甲,抛弃下属连夜逃遁到九江,等待向荣等各路援军。 但事与愿违,太平军一路凯歌,进展顺利,连克黄州、蕲州和老鼠峡等数个渡口据点,陆建灜等来的是逃兵散勇。他越加胆战心惊,根本就没有坚守力抗的勇气,也害怕安庆守不住,乘小舟返回江宁城。 江西巡抚张芾驻防在九江,见钦差大臣陆建灜逃窜,无心恋战,收拢部队,集体逃窜,同样撤退到江宁城。太平军不费吹灰之力就攻破了九江城,又集起数百艘民船,稍事休整,前锋已经抵达小孤山和太湖附近。 太平军的先锋是水师罗大纲、步兵林凤翔和李开芳部,计有五千精锐之众,安营扎寨,旗帜招展,气势磅礴。 林凤翔也是能征善战之辈,查看完防守严密的清军阵营后,心里七上八下的,聚在大帐内,说道:“李帅,这次我们碰到硬茬了,由对方的阵势可以看出,领军人物是个厉害角色,我们必须谨慎对待。” 李开芳和他是老搭档了,两人一直并肩作战,取得一场场胜利,现在挡在前面的是装备精良的朝廷新军。以前也见过,但都是些百人之众的小分队,散布在各地打游击战,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排场。
李开芳当然不惧怕了,郑重道:“没有什么可担心的,大大小小的战役,我们打了上百场,什么阵势没见过。清军都一样,能打的将帅不和,不能打的望风而逃,眼前的军队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明日我先率人攻击一番,探探对方的实力。” 林凤翔赞同这个提议,而且给予配合,同时知会罗大纲的水师,协同作战。小孤山就成了他们的第一个攻击目标,此处驻扎了两个连的新军和三千旧军队,防御工事还不错。 次日,太平军首发两千人,对小孤山发起猛烈攻击,他们的装备也不差,缴获的火炮和自制的土炮也有上百们,火力十分惊人。敌我对峙,炮火无情,瞬间就吞噬了无数生命,死伤满地。 整编后的旧军队也不是吃素的,通过半年的训练,军容军纪已经改变了很多,战斗力也增强了,要比向荣所率领的一部强多了。毕竟是试探性攻击,战斗进行了一昼夜,阵地前移了数百米,就再也攻不上去了,丢下几百具尸体后就撤了下来。 李开芳再也不敢轻视对方了,这是一支劲旅,和以前遇到的清军不一样,等他们把战况汇报上去后,立刻引起高层的注意。前锋营停止一切行动,等待后续部队的到来,然后再做统一部署。 两日后,太平军的主力已经到了,近万条船只覆盖了十数里的江面,岸上到处都是营盘,大有一举夺下安庆的气魄。但是,形势不容乐观,没想到安庆府这里驻扎了强兵,阻挡了前进的脚步。后面还有数万清兵紧追不舍,一旦形成前后夹击之势,将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各地的官军不断增援,说不好此地就是葬身之所。 太平军高参收集各方面的情报,作出速战速决的战略方针,六万大军由东王杨秀清统一调派。以一万人的兵力进攻小孤山,另一万人攻击太湖,四万主力从正面向安庆城进攻,罗大纲率领数千只战船作为掩护,从江面上发起进攻。 这是两军交战一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从参战的人数、战船和火力配置上,都达到空前的程度。太平军胜在气势和人数上,勇不可挡,大清新军胜在武器装备和军事素质上,可谓势均力敌,旗鼓相当。 东王杨秀清是太平天国的第二号人物,也是最有实权的人物,集军政大权于一身,很多军事行动都由他制定并作出决策。他对当前的战役充满了必胜的信心,即便敌方再强硬,也抵不过他们十多万军队猛烈攻击,在他潜意识里,满清的军队都一个样子,贪生怕死,纪律松弛,毫无战斗力可言,自然而言的骄傲起来。 其实,他心里最在意的还是江宁,尽早立国建都,打下一片根据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