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1】 生死相搏 (第1/2页)
落日黄昏,残阳如血,微风中夹着丝丝的血腥,格外的凄凉。安庆一战,四面开花,第一天的战役以小孤山最为惨烈,双方的伤亡都很大,战争是残酷的,无论哪一方,都会付出成千上万的生命,受苦受难的总是百姓。 毕竟人数过于悬殊,三千对一万,小孤山一战,清军损员一半,奉命撤退到第二道防线。自此,小孤山失守,太平军同样付出千人的代价,两败俱伤,都没有多占便宜。可是,对于清军来说,意义就重大了,从实战中证明了军队变革的成效,李书星的话语权又重了许多。 杨秀清坐在中军大帐内,看着桌案上的伤亡统计,大吃一惊,从凌晨发起总攻开始,已经伤亡三千多。看来李开芳他们所言不虚,前面的清军确实不一般,作战勇敢,斗志顽强,竟然没有逃跑现象发生。 拿下小孤山,太平军直逼安庆的第一道防线,这才是真正的决战,休整了一夜,正面的四万大军全线压了上去,如猛虎下山,似蛟龙入海。周浦部和岳汝忠部的压力剧增,要不是借助牢固的工事和犀利的火器,早就被歼灭了,根本就坚持不到现在。 现在的周浦浑身炮灰,一张脸也是脏兮兮的,从战斗打响那一刻起,就没有下过阵地,一直坚守在第一线。胡乱吃了几口,来不及收拾,就起来指挥了,新的战斗已经打响了,太平军人多势众,根本就不给他们喘气的机会。 周浦望着漫山遍野的太平军,如蚂蚁一般,密密麻麻,冒着枪林弹雨,拼命向前攻击,厉声道:“妈的,这些乱军还真不是纸糊的,这哪里是在打仗,分明是在搏命。” 督军张大龙赞同道:“是呀,当前的太平军势如猛虎,锐不可当,只需坚守,不可强攻。” 周浦道:“不能一味的坚守,需要寻个机会攻他一下,照这样下去,根本就坚持不了多久。”虽然清军的武器先进,但仍然不如今天的步枪,射速低,杀伤力弱,也没有机枪和冲锋枪。上千发子弹射出去,最多能伤几百人,而对方数万人一起进攻,伤亡就有限了,总有上千人突破防线,突破到阵前。 督军张大龙安抚道:“团长稍安勿躁,咱们还有两个骑兵团没上呢,彭帅必有深意,我们还是按部就班的坚守阵地吧。” 周浦可不是一个安稳的主,别人吃rou,他也好喝口汤,见点儿荤,摇头道:“张老弟,我们的骑兵连也该动动了,从侧翼sao扰一下,减轻正面的压力。” 张大龙只是政治思想上的主官,军事指挥权还是周浦说了算,他一时也提不出反对的理由,参谋官正在城里议事,暂时回不来,只好赞同道:“好吧,最好能起到突袭的效果,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说到做到,周浦让手下加强火力,小火炮也发起威来,顿时在阵前交织成一张火力网,遏制了太平军的攻势。黑烟滚滚,血光冲天,头裹红巾的乱军接二连三的倒了下去,很快就淹没在炮火中,就连躲在草丛中的蚊虫都四处躲闪。 战斗一直持续到黄昏,伤亡数字直线上升,突然,东西两侧同时出现sao动,各有百人的骑兵呼啸而来,冲入敌营里横冲直闯。只见他们一个个手持马刀,上下翻飞,迅速杀出一条血路,凡是接近他们的,不是被砍了脑袋,就是被马蹄踢飞。 现在的大清国正处于冷热兵器混编的时代,在枪炮还没有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骑兵和刀枪还能起到一定的作用,特别是近身拼搏,要比**炮强多了。李书星的新军也没有达到人手一枪的程度,依然是冷热兵器混编,只是火器的比重要大些而已。 太平军可就差了一些,五花八门,杂乱无章,有抬枪、鸟枪和自造土炮等,还有缴获清军的火器。步兵火器装备与刀矛的比例为一比二,火炮倒是不少,对于太平军而言,十分珍贵,特别是在攻克岳州城时,又意外获得当年吴三桂留下的铁炮。 李书星的新军装备也是冷热混编,火器是冷兵器的两倍,因为火枪发射速度慢,只有组成大队进行分组齐射,才能形成弹幕,冲破敌阵或阻止敌人冲击。这样的编制模式更有利于大兵团的阵地战,另外一个好处就是利于士兵交叉学习火枪技术,便于普及和推广。 这么一比较,高低立判,也因此才能以数千之众抵住太平军数万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