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之行尸进化_第七十四章 抄书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四章 抄书 (第2/2页)

  书库的墙角与阴暗处放上要药皂,防止蜈蚣蚰蜒等虫子将书籍啃坏,书籍的表面被精心的打上了蜡水,这也算是很有效的保存方式。

    书籍堆积如山,李若秋虽然诧异刘府的书籍之多,但也没有感到任何的头痛。他得到五运轮盘的加持,虽然华夏的知识了解了很多,但是本世界的文化正是他所欠缺的。

    笔墨砚好,李若秋娴熟的下笔,一个个楷体书写其上,少了几分柔弱,却多了几分遒劲,李若秋越写越快,一字字一句句不断地从心中流过。

    小厮提着一壶茶水轻声走来,几乎没有发出任何的声音,看着埋头苦写的李若秋,年轻小厮心中佩服,作为刘府中负责书库的小厮,多少会懂些笔墨,这李若秋沉心而坐,一座就是数个小时,身子几乎没有做出任何不雅的动作。

    将茶壶和厨房送来的点心放在一旁的桌子上,小厮又是回头望了望,默不作声的走了出去。

    “这书中精要与地球华夏的文化却是异曲同工,其中虽然略有些差异,但也绝不会相差很多。”李若秋将一本书籍放下,心中淡淡的想到。

    “天地君亲师,倒是异常的相似,不过,这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在这个世界,异常的令人信服。”

    李若秋对于华夏的文化自然懂得许多,但是他知道历朝历代的天家对于这气运,命理不是很热衷。相比这个世界,二者之间又显得迥异。

    数日过去,这空中带着一缕湿意,乌云低垂,眼看着就要下下一场雨。

    “今年这明安郡不知有多少学子能够得到官家垂青。”刘明看着空中的风云变化,低声的说了起来。

    “我刘家子弟定然有半数能够通过这秀才功名,至于举子……”老王虽然姓王,但本身已经成为刘府的奴仆,保留姓名也算是刘府对他的宽恕,若是一些低等奴仆,从一开始就被赐下姓名,与自家祖宗再无关系。

    “我刘家算是大户,从我退位之后,却是大不如从前,是我辜负了家族的栽培。”刘明沉吟了片刻,长叹一声。

    “大人,这样做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恩?原来是启明回来了。”刘明听到远处的话语传来,扭头一看却是一个身着素袍的中年男人走了来。

    “大人。”黄启明面上带着一种令人如沐春风的感觉。

    “不必多礼。可是有什么好消息?”看到黄启明脸上的笑意,刘明知道这人定是带来了好消息。

    “大人神机妙算,京城内如今风起云涌,陛下的身体似乎越来越不堪了。”

    “恩?”听到黄启明的话,刘明的脸上明显的露出一个难看的表情。

    “皇宫里传出风声,陛下要放权给太子,太子已经开始初步的接收内阁的一部分权利了。”

    “如此也算是好事,太子已经年过三十,对于政事虽然勤奋,但也没有真正的掌握乾坤,如此熟悉一年半载,大夏也算是后继有人。”刘明沉默着想了片刻,独自点了点头。

    “大人,这事恐怕不是那么容易,内阁……”说到这里,黄启明闭口不言。

    想到之前自己的境遇,刘明心中不禁咯噔一下,难道……

    “内阁发生了一些冲突,保守党与变法党如今势同水火,如今太子突然插入,恐怕不是一件好事。”

    “曹相怎么说?”刘明倒是不关心别的,开口就问到了当朝元老。

    “什么都没有说,不过曹相支持太子,但是却也容不下变法党,而太子却很中意变革党。”

    这曹相名叫曹治民,当朝宰相,令内阁大学士位,内阁有一半有他的门生。

    刘明属于变革党,历史上历朝历代的国运不会超过三百年,如今大夏已经已有二百六十余年,眼看着就到了三百之命。

    刘明所在的变法派主张变法,革除旧制,于其听天由命,不如做出变革。但曹相为首的保守派却不同意,史上也不是没有变法派,最终会加速国家体制的崩溃,生灵涂炭。

    “这好消息又是怎么说?”刘明想了想,开口问道。

    “大人,太子知道大人退居明安郡,派遣使者前来慰问,不日就会到达刘府,其中缘由,应当是有让大人再度出仕的心意。”黄启明说罢,双手垂下,静立在一旁。

    “造化弄人,造化弄人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