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八章 顾酒肆 追知远 (第1/2页)
同一时刻,太谷城外,阳邑酒肆。 阳邑酒肆并不大,位于城郊的一片桦林外,是进出林子打猎的猎人晚上回城喝一口粗酒的地方。因太谷城离晋阳城不远,只有百里之隔,所以这里不免也受到战乱波及,现在还不到日落,酒肆里就已经是空荡荡的了。 唯一的客人背对着柜台,坐在向阳最好的一个位置上。此人一身棕色的粗布衣服,长发及肩,头上扎根黑色的发带,梳出一个女式的马尾辫。他面前摆着一个制作粗糙的大口瓷杯,杯口处还缺了一个小角,另有一碟卤汁豆干和一碟椒盐花生。那瓷杯里的液体隐隐透出淡绿色,看来他喝的并不是酒,而是茶。 掌柜算完了帐,叹口气:最近客人少了很多,再这样下去,这酒肆非关门不可。他有些无奈地抬起头,茫然地扫了店内一眼,最后把目光落在了那客人身上。 “切,穷酸相。”他鄙夷地说了一句,可又不敢太大声,因为那客人右手边的长凳上横放着一柄黑鞘的长剑。 掌柜的之所以如此态度,倒不是因为这客人所点的菜都是极为便宜的——其实他内心之中巴不得这家伙都点最便宜的小菜——只是这人从两个月前开始就一直到他店里来,每天都是下午的这个时候,雷打不动。可他总是不付现钱,说先赊着帐,等两个月后一起结。掌柜的当然不乐意,可这兵荒马乱的时候,那些官老爷们走的走、逃的逃,万一这人一怒之下杀了自己,恐怕也没人管,于是也只好心不甘、情不愿地同意。不过他还是有些庆幸,幸亏这家伙不喝酒,只喝茶,否则自己的损失还要大的多。 虽说是抱了个破财免灾的心思,可当他看到客人桌上那碟洒满白盐的花生,就不由地又心痛起来。这个郭威,越来越不会办事了,盐巴不要钱啊。吃这么多盐巴,他一会儿肯定还要多喝水。 十分懊恼的掌柜正要把那个叫郭威的伙计叫过来好好臭骂一顿,突然,伙计就匆匆忙忙地冲了进来。 “教过你做事要有个小心,赶着下葬么?!”掌柜猛一瞪眼,寻着这个由头就要继续骂下去。 那伙计却眨眨眼,说道:“掌柜的,有大主顾要来了。您老不亲自迎一迎?” “什么大主顾啊?搞得你一惊一乍的。”店主将信将疑地将窗户推开一线,突然就变了脸色,慌慌张张地跑出柜台,拉起门帘。 酒肆门外是一条简单的乡间黄土道,这时候道上一顶两人抬的精致坐辇正向这里奔来,坐辇两边各有一骑军士跟着。 转眼之间,这一行便来到了店门口。刚停下马,左首马上的军士就叫道:“还不跪下?” 轿夫掀开那布帘,一个黑衣道袍的中年人便走了出来。这中年人的脸有些微胖,面色红润,额骨很高,头顶用以固定发髻的金冠上一颗红玉很是醒目。 中年人上前两步扶起了跪在地上的酒肆掌柜,和颜悦色地说道:“掌柜的,我听说这附近有一处山泉,水质极好,请帮我重新打一桶来,我要泡茶。”说完便在掌柜手中放上一锭元宝。 那掌柜眨巴两下眼睛方才回过神来,一脚踢在还跪着的郭威身上,大叫道:“狗材,还不快滚起来,没听到大人的吩咐么?”转过头却又是一脸媚笑,“大人,小的这辈子能遇上您这样的贵人,真是祖上积德。这店铺简陋,委屈了您呐!您老人家请——”又复伸长了脖子,对着后面的从人喊道:“各位爷,你们也请——”接着退后一步,伸手掀起了布帘。 “你们先回城里,一个时辰后再来接我。如果要买什么东西,到郝管家那里拿钱。”那中年人吩咐一句,从坐辇内取出一个烫金的木匣子后,一脚踏进了酒肆。 那些从人欢呼一声,朝原路返回。 “哎,葛老三,你说咱冯大人为啥跑这么大老远,专程来请刘知远那个‘稀松将军’?” 路上一名军士不解地问道。 “那些大人物的事我咋知道。”满脸络腮胡的葛老三懒洋洋地回答。 “那你说刘知远会回老石家去么?” “都这阵仗了还不回去啊,难道非要石大人亲自来请么,他刘知远也配?” “那咱打个赌,我赌刘知远不会回去。” “赌多少?”葛老三一下子来了精神,“老洪你非要送我钱,那我葛某人这次可不客气了。” “五两银子。照我说,他刘知远既然能让老冯亲自来请他,这其中肯定有猫腻。”老洪头眉飞色舞,“我赌刘知远这次还不会回去,那是我懂什么叫‘坐地起价’。” “屁,还坐地起价。你老洪头那么会做生意,怎么到这里来给人家当大头兵呢?” “这不是手上没本钱嘛,还要请三哥赏几个钱花花。” 两人骑着马,把轿夫落在了后面,很快消失在了黄土道上。 这边阳邑酒肆的掌柜已经品出来这中年人是不想被人打搅的味道。他突然有些犯难,因为想起了店里还坐着个“活宝”,不知道会不会惹出麻烦来。万一他见财起意怎么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