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八章 秘辛 (第2/3页)
了一口气就离开了。 赵王看着他,微笑的嘴角直以相同的弧度向上翘起,只是那双明亮的眸子越来越冷。 姜义带着一千禁军护送刘邦回宫,同行的还有卫青,果然,太后还是不太放心让姜义一个人护送皇帝回去。 来时人员众多,速度奇慢,回去的时候快马轻车,不到一个时辰,就到了金陵城下。 进城,上了御道,只一盏茶的功夫刘邦就看到了朱雀大门。 皇宫里很清静,除了一些值班站岗的侍卫,再就一些负责扫地的太监,宫仆,太后出去的时候带走了很多宫女。 不用说,这也是仪式的一项要求。 马车停在养心殿门口,姜义拱手道:“陛下,臣还有公务在身,先行告退。”说着就要离开。 刘邦道:“姜卿何必如此生分,随朕进殿喝口茶吧。” 姜义犹豫了一下恭敬道:“谢陛下恩典。” 领着卫青,姜义两人进了养心殿,刘邦吩咐仆役去端茶,刘邦端坐在御榻上看着眼前两名魁梧的武将道:“坐吧,二位将军不必客气。” 二人道谢跪坐在地上。 王忠端来茶水,刘邦接过抿了一口道:“这茶...二位将军感觉如何呀?” 姜义饮了一口道:“陛下,臣是个粗人不懂茶。” 刘邦点点头问道:“卫卿以为呢?” 卫青将茶杯凑到鼻前,嗅了嗅,然后轻轻抿了一口,良久他拱手道:“谢陛下馈赠,这茶醇厚鲜爽,应是今年的新茶,茶味苦涩,细品却觉香甜,如果臣猜的不错,应该是上等的普洱。” “卫将军果然是个妙人,不懂精通军阵兵法,没想到在茶道一途也是知之甚多啊。”刘邦哈哈大笑,拍着手赞道。 卫青脸色淡然,没有一丝倨傲之色“家父痴迷此道,臣从小耳濡目染,学了一点皮毛,不值得一提。” 刘邦摇晃着手中的茶杯笑道:“茶是雅物,好茶道之人品性想必也差不到哪去,世间大才不敢说,贤良忠义应该还算当得。” “家父闲云野鹤,素来不问朝堂之事,三年前就已经病逝了。” “哦...” 刘邦面无表情,又喝了一口茶“其实,我不是很喜欢普洱,太苦了,朕听说在江南,有一种山茶,虽是野生但冲泡之后,水质清澈,丝毫没有苦味,卿知道这种茶吗?” 卫青道:“恕臣寡闻,未曾听过如此仙茶?” “这样吗?那二位再品品...” 三人坐了许久,盏中茶见底,刘邦抬起头忽然问道:“卫卿守卫金陵,兢兢业业,日夜cao劳,是朝廷的功臣,太后没有赏赐你一点吗?” 卫青脸色一变,抬头看着刘邦那似笑非笑的眼神,又把头低下,姜义的脸色也有些异样,他性格耿直,但不是傻子,怎么会听不出其中的意思。 卫青起身跪倒在地“臣不明陛下何意,还请陛下告知” 刘邦走下御榻,朝王忠使了一个颜色,王忠会意,和左右服侍的太监都退了出去。 他走到姜义跟前对他说道:“卿之剑可借朕一观?” 姜义一愣,随即解下自己的佩剑双手捧给刘邦。 大殿内死寂一片,只能听到两人厚重的呼吸声,刘邦缓缓抽出长剑,雪白的剑身让人有些晃眼。 这是一把百炼钢打造的好剑,剑刃上的缺口清楚地告诉了观剑之人,这还是一把饮过人血的剑。 刘邦眼中寒光一闪,一把将剑全抽出来,剑鞘重重地摔在地上,发出令人心悸的声音。 “那种山茶其实是存在的,那其实也不是茶,而是一种药材,名为冰虫草,冬天为虫,夏天为草,有养气补血之功效,朕甚是喜爱。” 说着他提着剑走到卫青正前方,剑尖斜指,明亮的地板上,剑尖的倒影清晰可见,大殿内的温度瞬间下降了好几度。 刘邦的声音很轻,似乎是在呢喃自语,姜义听着却不由打了个寒颤。 “你说的不错,江南的确没有这种东西,冰虫草只有地势极高的苦寒之地才有,采之甚难,数量稀少,与黄金等价,能够用得起这东西的人,无一不是大富大贵之家,卫卿...太后,赵王,亦或者其他人就没送你一些吗?” 卫青的额头渗出豆子一般大的汗珠,滴答滴答落在地面上,他张了张嘴仿佛用尽了全身力气“臣...有罪。” 刘邦将剑拖在地上,慢步转向他的身后,金属与地板摩擦发出的声音甚是恐怖。 姜义瞪大了眼睛,他看着卫青身旁放着的剑,下意识地动了一下身体,他坐直身躯,脸色严肃,目光一直停留在卫青身上,确切地说,是停在他身边的那柄长剑上。 “古语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朕乃大渝天子,坐拥三州两郡之地,治下百姓皆是朕的子民,王侯将相俱是朕的臣子,然...无人送朕冰雪草,卫卿...你告诉朕,这是为何?” 卫青沉默了,刘邦又走了两步,地板上,剑尖缓缓提起,气氛一下子就凝固住了。 “乱臣贼子作祟尔...” 直到刘邦手中的长剑聚过头顶时,卫青才说出这句话,刘邦笑了,姜义也缓缓松了口气,随即,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