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无疆_63 效后世扬州颁新法 自组阁修改军吏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63 效后世扬州颁新法 自组阁修改军吏制 (第2/2页)

先收购,鼓励多种经营,外地农产,矿产到本地销售免税。

    第十条:农工商改革:

    鼓励开荒,五年免税。

    山地林场收归州府,禁止私人砍伐,禁止捕猎鸟兽,允许私人放牧,鼓励私人在林场内种植桑树,果树,茶树,所产归私人所有。

    河道湖泊收归州府,允许捕捞,放养,运输,河堤允许种植桑树,果树等不砍伐树种,所产归私人所有。

    车船制造,采石,采矿,制砖,伐木,炼钢,煮盐收归州府统一经营。

    丝绸,陶器,农具,家具仍为私营,政府扶植奖励名优产品。

    第十一条,行政吏治改革:

    屯,保:

    民众不满五十户为一保,有保长;

    五十户以上三百户以下为一屯,有屯长。

    由民兵负责治安。

    设屯学,负责八岁到十三岁的启蒙教育。

    县:

    一万户以下为县令,一万户以上为县长。

    县丞一名,协助县令负责农耕;

    司法一名,解决县里纠纷和捕盗,配衙役二十名,。

    仓薄一名,管理县仓库,配库丁十名。

    驿站一所,配卫兵五名,信使十名,负责公文和民间信件传递;

    税局一所,配税丁十名。

    银行一所。

    军校一所,校长由退伍将军担任,教师由退伍军官担任。

    医院一所。

    客货转运站一所,负责郡县间客货转运。

    县令由政府统一指派,任期三年,每县最多两任。

    县丞、司法和主薄在本地所有公民中选举产生,每两年选一次,可重复担任。

    驿站,税所,银行,军校和医院由州府直属,人员由州府指派。

    郡:

    每郡设太守;由政府统一指派,任期四年,每郡最多两任。

    都尉;领驻军一千;

    郡司马;领役兵,负责全郡修路搭桥屯田;

    提刑,助手五名,衙役二十名,掌郡中刑狱;

    押司,助手五名,领衙役五十名,负责监管犯人劳动。

    主簿,负责全郡农耕,助手五名,卫兵两员。

    税务从事,领助手五名,税丁五十名,负责全郡税收。

    库司从事,领助手五名,库丁一百名,负责郡仓库。

    教育从事,助手十名,负责全郡启蒙教育。

    驿馆,配卫兵十名,信使四十名,负责公文和民间信件传递。

    书院,负责高等教育。

    高级军校,四年制,负责军官培训,学员为优秀军校毕业生和优秀士兵。

    高级医院一所。

    中级银行一所,管辖县银行,受州府高级银行管理。

    税厅一所。

    客货转运站一所,负责郡县间客货转运。

    都尉、提刑、税务从事、库司从事由州府统一指派,任期三年,每郡最多两任。

    主簿、郡司马、押司、教育从事由县中官吏提拔产生,每三年选一次,可重复担任。

    第十二条:军队改革:

    军队分正规军、驻军、役兵、民兵四种。

    役兵:年满十八岁的男子,除在高等学校学习者都需在政府军工厂或工程队服役两年。

    驻军:每郡设置一千名,在役兵中选拔,役期为一年,驻军负责保护地方安全。

    民兵:退伍驻军四十岁前为民兵,由屯里组织,每月cao练三天,战时抽调为后勤部队。

    士兵:从驻军中选拔精锐进入政府正规军。士兵三十五岁退伍,军官四十岁退伍,将军四十五岁退伍。正规军人享受工资待遇,按月发放给本人,退伍时按级别享受一次性退伍金。

    信使、衙役、卫兵、库丁和税丁等由退伍士兵担任。

    第十三条,军队编制改革:

    什:十人,其中什长、什副各一名。

    队:三什为队,队长,队副各一名。

    曲:三队为曲,百人将一名,佰长两名。

    屯:十曲为屯,都尉一名,军司马一名,参谋一员。

    营:三屯为营,校尉,骑都尉,参将各一,参谋两员。

    军:两营加一直属营为军,中郎将,副将,军师各一,参将三名。

    军团:战时组合任命,最多辖三军。

    特别规定:队长以下为士兵,佰长至军司马为军官,都尉至中郎将为将军,高级军校生毕业可担任佰长,军官升将军需进军事学院进修。

    第十四条:刑法:

    杀人者斩

    逃狱者斩

    抗拒监禁劳动者斩

    通敌卖国者斩

    贪墨者监禁劳动

    盗窃者监禁劳动

    偷税漏税者监禁劳动

    欺行霸市者监禁劳动

    逃避兵役者监禁劳动

    触犯刑法的不祸及家人,但没收全部财产,政府鼓励配偶离婚,未成年子女随配偶生活。

    这个法律由于处于试点阶段,张易决定只在扬州的吴郡,丹阳郡和山阴三郡实行,这三个郡发展较早,人口最密集,百姓素质也最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