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68 发水灾荆州成泽国 江夏贼洞庭抢赈粮 (第2/3页)
用,但也局限在一些士子圈内。 看到扬州的变化如此之大,张易的心情变得格外高兴,那几十人离去的郁闷也一扫而空,只要有这些安居乐业的百姓在,什么事情都可以解决。毕竟创造历史的还得靠那些士子所不耻的小民,只要那些高高在上的大人们少给小民添麻烦。 张易一直觉得自己只是个过路的,最高的目标不是要重新建立皇权,然后以家天下来鱼rou百姓。看惯了史书上朝代的变更,张易深明白没有哪个皇族能够长久不衰的,大家世族既是朝代变更的首恶,又是朝代变更的直接受害者。 鉴于现在处与封建时代的中期,张易极力推崇的是资本主义,至少先让资本主义的萌芽逐渐成长起来,因此要先给治下的百姓灌输一些弱rou强食的思想,消除长期以来历代君主士大夫惯用愚民政策,把百姓自主创业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他们知道精神自由的可贵,这样的国家和民族才能永远站在世界的前列。 张易知道一个民族如果只在一个固定的空间内发展,那么这个民族是不会永远团结在一起,也形不成一个整体,只能会周而复止分裂合并。只有把他们放到更大的空间中,让他们在更大的环境内生活,才会把他们紧紧联系在一起,形成民族的概念,一起携手共同发展,以对付更多更强的外部挑战。 扬州南部原来都控制在山越手中,张紘掌控会稽郡后,主要致力长江下游几郡的发展,对南部的山越基本没有什么管束,更没有摊派,对自愿下山的山越族百姓和外来人员一视同仁,后来大量移民也只是在沿海的地方建设港口,对山中的那些土生土长的山越根本没有多少影响,物资商品都是通过海上流通的,港口附近的山越受惠颇多,生活也变得更加精彩。 等到扬州大修道路,年轻的山越族百姓见识了外面世界的精彩,已经不满足于靠天吃饭,纷纷走出大山,杂居在扬州。现在扬州的山越除保留原有的部落构成外,基本处于政府的统治之下,生活水平却比原来有了质的变化,地方军校中有很多山越的青少年,他们自小练就的敏捷身手和特殊的翻越技能很受特种部队的青睐。 张易花了两个多月巡查了整个扬州,最后到达舟山,关羽接手海军部后,他的海军部已经搬到舟山群岛,他管辖的从东北的乐浪郡到交祉的日南郡总共有大小港口三十二个,目前正在筹备建设夷州的港口。 舟山群岛的产业并没有因外面繁华而消退,这个老工业基地现在已变成大汉最大的造船基地,全钢骨架的大帆海船除了抗风浪性能超强,载重也提高了好多倍,因此航程也远了不知多少倍,加上沿海港口的普遍建设,和精确海图和管天镜的使用,已经成功组建了一支可以巡逻在大汉整个海疆的舰队。 随着江南生产力的扩大,沿海港口越来越多,造船业和水手行业在这几年得到飞速的发展,海洋捕捞和远洋运输,不仅给政府带来大量的经济利益,更为政府培养了数万的海洋水手,这些水手最初都是渔民,后来加入的都是军队的退伍驻军,巨大的利润让他们成了最先富裕起来的一批人,因此水手是退伍驻军的首选工作。 大汉原来没有海军,除了和北方的鲜卑匈奴等外族接触,其他就没有外族的力量,辖内军民的目光只盯着中原其他诸侯占领的地盘,这是张易当初要极力改变的,现在江南政府控制着大陆的沿海,多年的航海已经让他们的目光更长远了,知道除了这块大陆,其他还有更广阔的天地。 张易知道自己有生之年是没办法统一大陆的,而且就算统一了,以后还会有分崩离析的一天,与其把时间浪费在大陆上争雄,不如培养他们海外探险的勇气和经历,也许这样才能更快的把大汉凝聚起来,中国多年的历史证明,大汉民族是不会在大陆上消失的,但也只是在大陆上发展。 张易当初的建议当然也有人质疑,因为他们觉得目前最要紧的是在中原地区抢地盘,而不是在后方的不毛之地建港口。不过张易的常人无法理解的远见早就得到所有人的认同,而且所有高层都认为发展后方在任何时候都是必要的,因此对张易的决议全力配合。 目前整个地球上,其他各洲的文化以及发展状况,张易是知道一些的。现在统治整个西方的是罗马帝国,也就是大汉口中的大秦,正处于塞维鲁王朝,是后期罗马帝国的崛起时期,罗马多年的元老院统治制度在几年前刚被推翻,外族骑士阶层正在崛起,他们的小型船队已经来到南亚,江南在南方运送橡胶的船队和他们曾经有过接触,而且相互交换了部分商品。整个大汉除了张易,别人不知道他们就是来自大秦。 而阿拉伯沙漠上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民族,希腊古奥林匹克运动已经传承了上千年,边上的日本还处于弥生时代,水稻种植和金属器具使用技术刚传入九州不久,国家还没有建立,整个岛上到处是以部落为群体。 这些东西现在都埋在张易的肚里,张易并不想惊世骇俗的告诉他们,世界是大的,外面的世界更精彩,张易只想一步步的把他们的眼界通过他们自己来扩大,送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就是这个道理。 中秋刚过,张易正在和关羽部署南亚港口发展规划时,孙坚来到舟山,这位老兄是来求援的,前年帮张易打了一仗后,张易送了好多军用物资给他,让他很快就把军力恢复了,但这位老兄真的是只能当战将,不能当诸侯,手下得力的也就是几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